校务公开

景德镇学院“十三五”规划

发布时间:2018-05-21  浏览次数:

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8年修订)

  序言

十三五时期,是学校实现转型发展,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决胜期。为保证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推进学校事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以及省市有关十三五规划的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是指导学校未来五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进一步加快建设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步伐的战略蓝图和共同行动纲领,也是编制学校各类专项规划、年度工作计划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发展基础

第一节 “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成就

十二五期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建院升本目标,本科院校内涵建设初见成效,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的各项任务。

——办学层次实现跨越。学校于2013年实现建院升本的目标,实现从专科层次办学到本科层次办学的重大跨越。以此为契机,学校积极推进内涵建设。2015年,学校招生专业有52个,其中本科13个,全日制在校生有8327人,其中本科生2143人,本科生占在校生比例达到25.7%。同时,学校开放教育办学规模逐年扩大,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办学理念逐步清晰。学校确立了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制定了差异化、国际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径,明确了建设成一所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目标。立足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初步形成了以教师教育为基础,以陶瓷艺术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构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

——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有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示范专业7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5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获中央财政支持专业能力提升建设项目2个。教师参加省级以上竞赛获奖208项,其中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竞赛,共获奖160多项。

——科研水平不断提升。主持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0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个。省社会科学艺术学项目立项60余项,立项数连续三年名列全省前三,获得省级科研成果三等奖奖励4项。科研平台建设成效显著,有省级重点实验室(或研究基地、中心)4个。发表学术论文13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4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70余部。

——社会服务能力增强。发挥学科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培养各类人才15000名。利用技术创新优势,服务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先后为浮梁、乐平、昌江等制定了各类规划项目12个,承担了国培计划项目2个,广泛开展陶瓷艺术教育和陶瓷人才培养活动。

——师资队伍素质提升。学校采取培、引、聘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现有专任教师418人,其中教授76人、副教授128人,教授、副教授占专任教师总数48.8%;博士学位教师14人,硕士学位教师222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6.5%,双师型教师占23%。有省级名师3人、省级学科带头人5人、省级骨干教师25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级艺术大师2人。

——交流合作成效显著。与合肥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世博研究院、景德镇陶瓷学院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美国布隆菲尔德大学、韩国圆光大学等合作办学,互派留学生。与景德镇高新区、陶瓷工业园、北汽昌河等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举办或承办大型陶瓷艺术成果展和国际研讨会议,接待国内外嘉宾来校交流访问,通过陶瓷文化与学术交流,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校园软硬件条件建设日趋完善,一批教学大楼、实验平台与学生公寓陆续建成,校园环境日见优化;办学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图书馆、球类馆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党建思政、安全稳定、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成果显著;教职工收入明显增长。2015年学校获得江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第二节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作为新设本科院校,与同类大学之间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学科专业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学科体系初步形成,但结构仍不尽合理;新兴、交叉学科有待进一步拓展,本科专业和课程建设需要继续加强。

——人才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作用还要进一步发挥,教风、学风、考风还存在一些问题。

——师资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队伍结构、生师比尚需优化;领军型学术带头人和高水平学术团队偏少,部分学科人才梯队尚未形成。

——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院系科研发展还不平衡,基础研究相对薄弱,纵向重大项目偏少。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尚未取得突破,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进一步探索。

——基础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办学资源紧缺状况尚未彻底改变,北校区基础设施功能还不配套,资源配置亟需进一步优化。

——管理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化。校系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有待推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有待进一步推进,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等内部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深化,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需要进一步破除。

  对于困扰和制约学校发展的这些问题与不足,必须认真分析,制定对策,有效地加以解决。

第二章 发展战略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内涵发展,坚持以本为本,落实四个回归,以学生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为导向,弘扬自强不息、泽土惠民的校训精神,秉持知行合一、守正创新的办学理念,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目标,走特色化、差异化、国际化办学路径,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

第二节 发展思路与定位

  一、发展思路

  确立一个目标: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

  突出二个重点:加强内涵建设,实现转型发展。

  实施三大战略:人才兴校,特色发展,开放创新。

  完成四大任务: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体系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管理体系建设。

  落实五项工程:领军人才和教师团队建设工程、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特色专业创建工程、陶瓷文化传承与创新工程、四个校园建设工程。

  二、发展定位

  办学目标定位:地方性、应用型。

  发展路径定位:特色化、差异化、国际化。

  办学层次定位:全日制普通本科教育。

  人才培养定位: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科专业定位:以教师教育为基础,以陶瓷艺术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构筑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体系。

第三节 主要任务

  一、优化学科专业

  建立健全学校专业增设、淘汰、改造的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学校专业结构与布局,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使专业培养人才能够切实符合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需要,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遵循扶优扶强、重点突破、全面兼顾的原则,合理规划本科专业设置,努力打造若干个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特色专业。

  整合资源,努力做好专科专业的调整与改造,做优做强特色鲜明,具有区域、行业优势的专科专业。

  围绕景德镇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我校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合理布局,重点打造教育学、艺术学、工学、管理学四大学科。

  二、创新人才培养

  面向产业链、行业设置院系、专业,共同培养企业行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重点打造三个学院,引领并推动学校转型发展。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重点打造艺术设计学院;对接北汽昌河汽车产业,重点打造汽车学院;对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重点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学院

  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着重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双导师制,构建在导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课的学习模式。建立优秀学生国内外交流学习机制。

  整合科研资源,打造科研平台,建设科研团队,支持指导教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力争在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上有新的突破。以专业群建设为抓手,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应用技术研发,提升科技和文化服务能力。

  三、提升师资队伍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积极探索有效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机制,切实提高人才引进的工作质量。

  加大师资培养、培训力度,实施青年教师发展计划,构建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良好机制。鼓励教师走出校园开拓视野,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考核体系建设,激发教师创新创业的活力,努力建设一支与学科专业发展相适应的师资队伍。

  积极推进创新创业,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

  四、健全管理机制

  不断推进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架构与管理体制。按照章程+若干核心制度的模式构建学校内部管理框架,实现依法治校、依法办学。

  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党委的决策与监督作用。

  积极探索适合我校发展的学术委员会模式和运行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启动并推进校系两级管理改革,理顺学校、职能部门、院系三方面的关系,调动院系办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实施开放办学

  拓宽发展路径,积极探索特色化、差异化、国际化办学之路。依托景德镇金字招牌,坚持文化传承与创新,唱响景德镇学院品牌;进一步凝练、挖掘差异特色,积极培育区域特色,努力通过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等多种形式,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在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中,加强对外人文交流,积极探索合作共建的办学模式,推进品牌项目建设。

  拓展产学研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地方重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产学研结合的示范基地、社会文化传承和创新基地。

  六、打造校园文化

  依托景德镇品牌,结合学校自身陶瓷艺术特色,形成独有的景院文化特色。

  通过完善文化设施,建设学校形象识别体系,扩大对外交流、宣传,不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积极搭建校园文化导向引领平台、文化环境培育平台、文化载体支撑平台和文化影响传播平台,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七、完善办学条件

  完善校园基础设施。按照10000人办学规模,做好新校区建设规划立项工作,深入推进新校区建设,加快新校区与浮梁县区域经济文化一体化建设,适时启动对老校区地块改造置换计划,建立健全资源配置制度,落实资源使用成本核算。

  加强平安校园建设。不断加强校园管理,努力完善校园安全防范防控体系,创建平安校园。

  通过校园网传输网全光网工程建设、校园高速无线网建设、网络与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和基于云计算的数据中心建设,实现信息全方位获取和共享;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逐步完成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等方面的全面数字化,提高信息流转效率,全面提升师生的信息化素养和应用水平;建设稳定、高效的信息化管理运行机制,积极推进智慧校园建设。

  八、共享发展成果

  积极筹措资金,持续提高教职工与离退休人员待遇,力争教职工收入水平区域领先,使教职工普遍分享学校改革发展成果。

  积极推进绩效工资改革,完善校内分配制度,调动教职工的积极主动性;同时,提高在职人员住房公积金,逐步达到12%水平。

  健全教职工帮扶体系,实施扶贫济困的关爱工程和关爱老人的暖心工程

  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建设,实施资助育人的助学工程

第四 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加强内涵建设,加快推进学校转型发展,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稳步提升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2017年成功获得学士学位授权,十三五期间顺利通过本科教学水平合格评估,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特色鲜明的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

  二、具体目标

1、办学规模总体指标

  围绕学校发展的主旋律,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文化建设等方面铸就出一批品牌项目,凸显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学校转型发展的战略目标。至2020年,全日制普通在校生规模达到10000人,其中本科生6500人左右,专科生3500人左右。本科生占在校生比例达到65%。(见附件表1

2、学科专业建设指标

  强化教师教育的基础地位,不断提高陶瓷艺术的特色水平,重点发展适应景德镇市主导产业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需求的工学,形成教育学、艺术学、工学、管理学四大优势学科,构建以汉语言文学、英语、学前教育等师范类专业为基础,以工艺美术(陶瓷艺术方向)为特色、汽车、机械、计算机、生物工程、管理类等专业协调发展,结构合理、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

  到2020年,新增本科专业21个(见附件表2),其中工学6个、艺术学5个、管理学3个、教育学3个、文学2个、理学1个、历史学1个,本科专业总数达到34个。专科专业控制在5个左右。力争省级重点学科有所突破,再建4个省级特色专业(含两个工科专业)。

3、教学质量建设指标

  围绕学科专业建设,新建实验中心3-4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5个,争取建成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或重点实验室;与企业共建实验室和研发基地5-10个,新建一批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出版一批能反映我校学术水平、具有鲜明特色的精品教材,争取省级精品共享课程达到20门(新增10门),培育省级双语示范教学课程达到15门(新增10门)。

  到2020年,学生国内外研究生录取率、六级通过率、高水平职业能力证书持证率、高层次竞赛获奖人次等指标提升10个百分点以上。新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3-6项,力争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上有所突破。力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有所突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0%以上。

4、科研成果建设指标

  发表学术论文2000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500篇,被SCIEIISSHP等检索收录60篇,重要二次文献收录、《新华文摘》转载和人大资料全文复印20篇。力争实现国家级奖突破,获省部级奖励5项。出版学术著作、教材150部,获得各类专利200项。主持国家级项目达到5项以上,省级项目达300项;纵向科研经费总额达到2000万元,横向科研经费总额1000万元。培育校级科研创新团队3-5个,省级高校优秀创新团队2-3个。承办国家级、省级学术会议20次。建立科研示范基地和科普基地2个。(详见附件表4

5、师资队伍建设指标

  到2020年,学校专任教师达到560人(生师比18∶1),硕士以上教师420人,占比75%以上,其中,博士学位教师85人,占比达到15%,高级职称教师占比稳定在46.4%左右,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达40%以上。(详见附件表5

6、条件保障建设指标

  教学及行政用房面积达到17.8万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达到17.8平方米,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为14%,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到9818元,生均图书达到115册,馆藏纸质图书达到120万册,中外文报刊达到1500种以上,加大数字图书馆建设力度。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13%,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200元人民币。(详见附件表6

第三章 人才培养

第一节 总体思路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改革与转型,如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缩短人才培养与用人需求差距,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更新人才培养理念,以能力为本、重在应用为突破口,推动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以通过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为重点,深化人才培养体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和学位点建设,实现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目标。

二节 转变人才培养方式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社会需求,围绕建设一所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目标,以学生为中心、能力为本位、全面发展为导向,坚持协同育人、突出应用、强化能力、分类指导的原则,构建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实践锻炼五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凝炼专业特色,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新版本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进模块化课程建设,广泛开展探究式、个性化、参与式教学,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把沉默单向的课堂变成碰撞思想、启迪智慧的互动场所,让学生主动地坐到前排来、把头抬起来、提出问题来。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加快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逐渐探索出校内教学质量提升的新途径、新方法。

  三、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采取依托、联合、共享等方式,建设集学生实习与就业、教师教学与科研、科技开发与应用为一体的综合性产学研基地,以满足实践教学、集中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需要。修改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实践类课程的学分占比;加强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环节的落实;加强各级实习实践基地管理,相关部门及各院系要与用人单位保持紧密联系,定期走访,主动了解用人单位需求,积极开拓实习实践基地,定期梳理基地使用情况,充分发挥实习基地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建立教师赴行业一线培训交流的常规机制,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四、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将引进优秀企业或行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使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逐步提高,同时通过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增加教师的实践经历。在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评聘等方面向双师双能型教师倾斜。

  五、优化校园育人环境

  养成学生的科学精神比传播科学知识更重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强制学生学习更重要,引导学生学会应用知识比单纯传授知识更重要。实施一年级工程,形成求实奋发的学风,建立诚实守信的考风,打造团结友爱的班风。完善文体设施,丰富校园文体生活。营造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人文环境。

  六、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建立教育质量评估制度,完善质量监督-跟踪-评估-反馈-改进体系,将质量保证体系形成闭环,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促进学校层面与院系级层面本科教学质量理念的同一性,形成立体化、网状式、全覆盖的校系两级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推行校领导、中层干部、教学督导、校外专家等多位一体的专家听课制度,推行院系二级督导制度,推动院系和专业定期开展专业自评。开展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工作,同时改革并丰富评教体系,力争将教师课外指导学生学业、科研反哺教学情况等指标纳入教师评价体系。引进第三方评价,吸纳行业、企业,参与学科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第三节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一、明确培养定位

  按照行业发展、社会进步和技术更新的要求重新审查课程体系。重心下移、面向实际应用;对基础理论的要求,不必宽广深厚,而是扎实够用,重在指导实践;对理论学习应注重工程与社会背景,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上手快后劲足之间选择适当的折衷。

  二、创新教学模式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组织上注重产教融合;课堂教学要改变满堂灌的大一统教学模式,提倡参与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教与学关系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大力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及时更新课程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三、强化实践环节

  注重培养知识应用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对实验操作性及技能性很强的课程,将课堂搬到实验室,教师讲解与学生操作相结合,学生在练中学,做中学。积极推行基于实际应用的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运用真实任务、真实案例教学的覆盖率尽可能高,主干专业课程用人单位的参与率尽可能高。

  四、丰富第二课堂

  完善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学分确认制度,要结合学科特点,不断推出符合学校特色的第二课堂教育的新形式,积极组织并辅导广大学生参与各类学术竞赛活动,鼓励支持我校学生代表参加各类全国、省级竞赛。

  五、拓展合作办学

  要大力开展合作教育,开门办学、开放办学,通过与企业、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或其他社会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应用背景、实践环境和训练条件,使教育过程融入工程情境和社会实际,有利于理论与实际结合,有利于了解知识需求和应用背景,有利于做中学、学中作,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第四 推进综合平台建设

  一、核心价值观引领平台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引领,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健康的成才观。开展新生入学系列教育、思想道德及学风系列教育、形势政策系列教育、重大主题系列教育、毕业生离校教育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爱校情感。做好选苗育苗青马工程学生英才工程等,培养一批优秀学生典型,示范并带动广大学生成长。

  二、综合能力拓展平台

  建设好创新创业教育子平台。通过实施创新意识培育工程、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创新活动保障工程、创新成果转化工程、创业支持服务工程等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建设好校园文化教育子平台。通过实施文化素质教育工程、精品校园文化活动工程、校园人文环境建设与校园文化传播工程繁荣校园文化、提升大学生人文修养和素质。

  建设好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子平台。通过实施社会实践能力拓展工程、公益服务与青年志愿者工程培养大学生服务社会意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建设好国际视野培养子平台。依托学校国际合作办学平台,开展各类跨文化交流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多元文化融合能力。

  建设好团队合作与领导力培养子平台。通过学生团队发展支持工程、学生团队展示提升工程建设等,培养一批优秀学生骨干和学生团队。

  三、心理素质发展平台

  构建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联动教育机制,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工作网络和教育体系。重点建设面向基层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体系,点面结合的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和预防为主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进一步加大软硬件建设力度,促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凝练教育成果、促进理论研究,增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国内高校中的影响力。

  四、职业发展教育平台

招生-培养-就业联动,着力构建全过程、全覆盖、个性化的职业发展教育体系。进一步推动适应本科生教育阶段特点的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

  加强就业跟踪调研,为就业服务与生涯教育提供参考,为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提供反馈和预警。做好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和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五、学生服务保障平台

  建设好学生资助子平台。推动助学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学业资助、经济性资助和发展性资助,帮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就学。大力开展帮困育人,营造慈善文化氛围,弘扬自立自强。

  建设好信息化建设子平台。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学生工作高效、便捷,拓展网上德育空间,为德育工作提供信息技术支持。聘请有创业经验的人才担任兼职创业指导教师。

  建设好辅导员队伍建设子平台。继续按照专业化培养、职业化发展思路,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升。完善辅导员考评机制和职称评审机制。

第五节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为依据,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质量观,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把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看成学校本科教育发展的一个建设过程,认真地去准备、去建设。

  一、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以三个建设年为着力点,全面加强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15-2016年,以开展课堂教学管理年活动为抓手,全面规范教学行为,稳定教学秩序,加强教学管理;2017-2018年,以开展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为抓手,全面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019-2020年,以开展合格评估攻坚年活动为抓手,找差距,补短板,全面攻坚,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

  二、加强教学条件设施建设

  加强教学硬件载体建设,为课程改革提供必需的空间环境;加强教学空间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为开展交互式教学、国际化教育提供信息基础设施。完善实验室建设,促进实验室开设创新实验项目,建立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实验;加强实验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实验师资队伍水平。

  三、促进向地方应用型发展

  对接景德镇“31X”主导产业,全面实施《景德镇学院开展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工作方案》、《景德镇学院根植地方、转型发展行动计划》。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以四个学院建设为示范带动,全面实现学校转型发展。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重点打造艺术设计学院,构建学院与世界对话平台。对接汽车和航空产业,建设北汽集团昌河汽车培训学院北京通航直升机培训学院。对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学院,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

四章 学科建设

第一节总体思路

  坚持系统化设计、一体化建设、差异化发展、整体化推进的学科建设发展思路,坚持服务地方、突出特色、强化应用、科学发展的学科建设取向,以彰显学科特色、建设优势学科、汇聚学科团队、构筑学科基地、提升学术水平、提高人才质量等六个方面为着力点,以特色鲜明的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为核心,真正做到成果、队伍、平台三同步,质量、成效、特色三统一,引领学科整体发展。

  一、合理布局,协调发展

  明确重点建设的主要学科门类,从学科平台、科学研究、专业设置、硕士专业学位点等方面加强建设,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和布局。

  以学科重大专项建设为推手,不断加强学科基地与科研平台建设,着力打造学科优势特色,在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上取得新的进展,在省级及以上科研平台建设上取得新的突破,努力提升学科建设的整体水平。

  二、助优扶强,重点突破

  结合学校发展的历史和现状,遴选一批有发展潜质的学科,注重学科内涵建设,促进各种资源要素向优势学科集中,在重点突破的基础上实现整体提高的目标。

  立项建设3个校级重点学科、2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2个硕士专业学位点。为进一步营造学术氛围,增强学科意识,建设2个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有预期建设成效的培育学科;建成1个立项培育的十三五省级重点学科。

  建设3-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或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三、突出特色,错位发展

  突出学科特色,努力形成被社会所公认的、独特的优良学科特征。遵循错位发展,选择特色学科,在考虑学科的区域适应性和异质不可替代性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优势和行业优势。

  主动对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特色,不断优化学科团队结构,培育全省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及学科团队2个。

第二节 主要举措

  一、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体系。对现有专业按照一级学科或学科门类进行归类及布局调整,形成教育类、工学类、艺术类、管理类、文学类、理学类等一级学科或专业群,构建以教师教育为基础,以陶瓷艺术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构筑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体系。

  二、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专业设立和退出机制,结合学校办学优势和发展定位,新增若干专业或专业方向;淘汰社会需求不旺、专业办学水平不高的专业。

  三、培育一批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重点培育教育类、艺术类、工学类等应用学科,进一步加强生物工程、汉语言文学等特色专业建设,推动特色专业教师初步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通过努力,形成学科比较优势和专业发展特色。

  四、加强学科梯队与教学团队建设,造就高水平师资队伍。2020年,专任教师总数达到560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分别达到75%40%;每个专业均拥有1名以上教授、3名左右副教授、1名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师资数量与结构达到硕士学士学位授权点的评审标准;重点培育5—10个学科梯队,建设一批较高水平的教学团队、科研团队。

  五、加强实验室、课程、教材、实践基地建设,夯实专业建设基础。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上升到1.25亿元,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齐全并初具特色,实验条件达到国家评估良好以上标准;建成1-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3个水平较高、能在省内产生一定影响的专业重点实验室;建成50门校级精品课程,20门省级以上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有所突破;建设教材70—80部,其中省级精品教材3—5部。签订校企合作协议30个。签订校地合作协议10个。签订校校合作协议10个。

  六、加强科学研究,取得一批标志性研究成果。围绕陶瓷艺术、机械电子、生物与环境、教育类等重点研究领域加强科学研究,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成5—8个科研基地,争取省厅级以上科研立项20个左右,各类科研项目经费总数突破2000万元,在中文核心期刊及以上刊物发表的论文和被国际国内知名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数年均增长比例达15%以上,出版学术专著、教材年均10部以上,实现省级二等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的突破。

  七、深化教学改革,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20年,毕业生总就业率稳定在95%左右,考研上线率达15%左右,非英语专业毕业生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合格率超过85%,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合格率达20%左右;各种可比性质量指标、学生在省级以上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成绩居于同类生源高校先进行列;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大幅度提高,社会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满意度持续攀升。

第三节 健全学科建设管理体系

  学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内涵丰富,外延宽广,没有科学的管理体制,是难以奏效的。

  一、优化学科专业布局

  优化学校专业结构与布局,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使专业培养人才能够切实符合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需要,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对优势学科、特色学科、辐射学科制定不同的发展定位和目标要求,优势学科按照同类学科先进水平建设,特色学科、辐射学科将围绕我校优势学科目标规划自身建设方向。

  二、建立科学用人机制

  实施以领军人才为牵引的学科建设思路,建立科学用人机制,实施人才评估甄选制度,优化各类人才队伍。依托国家重大人才计划、重点学科建设和国际化项目,培育一批国家级科技创新群体,形成有一定规模的学科建设领军人物群体。倾斜的扶植、引进并造就出一批既有工程背景又有人文内涵的优秀实验室科研人才和专职的高水平实验室管理人员。改进现有教师评价体系,建立适合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师评价机制。

  三、汇聚高水平学科团队

  以学科建设为载体,引进和培养一批学术水平高、组织协调能力强、有强烈竞争意识与良好科学道德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探索学科组织新模式,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依托创新平台,吸纳优秀人才,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以解决我校优势学科领域的重大现实问题、理论前沿问题、热点难点问题为导向,按照学校组织和自然汇聚相结合的原则,整合学科资源,组建若干个多学科协同配合,跨领域、跨学科、跨院系的高水平攻关团队,争取承担国家级重大课题,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

  四、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完善相应的绩效考核评估体系,考核学科建设的各阶段目标实现程度以及建设成效。对于共建与交叉学科,实施责权共享制度,在对涉及学科进行单独评估的基础上,依据建设目标,对学科做整体评估。个人考核、部门考核的指标制定与职称评定标准适度差异化,要按照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对教学类、艺术类、咨询类高质量成果的重视程度。

第五章 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第一节 提升科研对学科的支撑能力

  按照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原则,处理好科学研究与学科专业建设之间的关系,不断提升科研对学科的支撑能力。

  一、科研团队支撑

  围绕学校以教师教育为基础,以陶瓷艺术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构筑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体系的学科专业定位,加强组织协调和宏观引导,以科研项目为抓手,组建相应的研究团队。打造一支稳定的科研队伍,取得一批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二、科研平台支撑

  以现有的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为基础,重点建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陶瓷文化保护与创新教席、教育部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瓷文化传承基地、省文化厅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女性现代陶艺创新研究中心和省科技厅江西省陶瓷旅游产品研发与设计软科学基地等专业科研平台,通过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开展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推动学科建设,促进学校转型发展,实现科研支撑学科能力的稳步提升,争取在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建设方面有新的突破。

  三、特色研究支撑

  主动谋划,提前布局,加强特色研究。积极申报国家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和完成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研究,组织教师开展陶瓷文化和艺术设计研究;加快江西特色资源植物重点实验室和《江西新岗山中德林地(TreeD)项目建设,发表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开展红色文化和地方传统文化研究,培育地方特色研究品牌。

二节 提高科研对社会服务的能力

  一、重大项目有突破

  瞄准国家、省市发展战略的重点、热点,组织科研团队,积极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和重大招标课题,以学科链对接产业链,主动融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取实现重大项目上的突破,增强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区域研究有创新

  对接景德镇汽车、航空产业区域集聚发展项目,与高新区共建景德镇汽车、航空产业集聚共享服务平台。继续与乐平、浮梁、昌江等市(县、区)合作,为区域内陶瓷、旅游、机械电子、汽车制造等产业发展提供科技和智力支撑,促进三区联动,融合发展。支持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陶瓷文化艺术研究中心景德镇地方法规研究所建设。

  三、成果转化有效益

  完善和建立知识产权的相关规定和政策,建立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修订产学研项目管理政策,提高教师科技成果转化率。成立学校科技服务咨询公司,为教师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支持与服务。

三节 完善科研管理体系

  一、明确院系科研管理职责

  明确院系在科研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院系和教师的积极性;围绕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组织教师开展研究。建立责权明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的科研管理体系。

  二、完善科研业绩评价机制

  制定《科研工作量计算及奖励办法》,实现由粗放式的数量评价向差异化质量评价的逐步改变。探索实行科学合理的科研业绩评价考核机制,,引导教师凝练科研方向,鼓励承担重大科研项目,营造教师潜心科研的良好环境。

  三、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

  与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相配合,对业绩突出的科研团队和带头人进行重点奖励和扶持。对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运行效果进行评估,适时设置科研岗位,建立一支具有专业水平的相对稳定的科研队伍,为科研创新提供必要的有力的支撑。

第六章 队伍建设

第一节 树立人才强校战略

  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抓住培养、引进、使用和稳定四个环节,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激励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通过优化存量、扩大增量、提升质量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形成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的人才工作局面,打造一支能够支撑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满足创新科研体系需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师资队伍,为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第二节 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

  一、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

  完善人才引进办法,加大学科带头人、高学历人员等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营造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的良好氛围,帮助引进的人才尽快适应学校工作,更好地发挥其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中的骨干和带头作用。到2020年,博士学位教师达15%

  加大对重点学科、特色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薄弱学科的人才引进力度,着力引进对我校学术水平、学术地位和梯队建设有重要拉动作用的杰出人才,重点引进、培养10名在省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学科带头人。

  二、加强师资在职培训培养

  修订《教职工进修培训管理规定》,鼓励教师在职进修培训。实施青年教师在职学历提升计划教师国内名校进修计划等,进一步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持续改善教师队伍的学历、学缘结构,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每年选派20名左右的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名校进修或做访问学者。

  制订《教师出国进修培训管理办法》,加强与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合作,充分利用国家公派出国资助项目,提升教师国际化水平。每年选派3-5名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外高水平大学学习、交流。

  成立教师教育发展中心,完善师资队伍培养培训机构。教师教育发展中心统筹制定科学师资培养培训计划,充分发挥其在师资队伍学历、进修、培训等方面领导作用,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做好学历进修和专业培训相结合。

  三、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建设

  加强与科研机构、企业和其他高校的合作,柔性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专家学者、地方专业技术人员、行业优秀人才承担部分专业课程讲授、实践训练和科学研究工作,建立一支结构多层次、授课多形式、管理多元化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

  制订《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意见》,按照专职与兼职、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引导和鼓励现有教师参加进修培训、到企业顶岗挂职锻炼,到2020年,双师双能型教师达到40%,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四、加强服务管理队伍建设

  健全干部的培养、选拔、任用、考核和日常管理的系列制度,完善服务管理人员的体制机制,优化队伍结构,强化服务意识,加强业务能力培训和绩效考核,激发管理队伍的工作积极性,提升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专任教师、各级干部及管理服务三支队伍的的执行力,实现人力资源效用最大化,打造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湛、廉洁高效、乐于奉献、敢于担当的管理队伍。

第三节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一、实施岗位设置改革

  以岗位设置为核心,开展定编、定岗、定责工作,构建科学合理的人员分类体系,制订《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实施方案》及其专技岗、管理岗和工勤岗的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明确上岗条件、岗位职责与聘期任务,强化聘约管理,实施全员竞岗,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二、实施分配制度改革

  完善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激励机制,制订《绩效工资实施方案》、《教学和科研工作量计算及考核办法》等相关实施细则,加强考核,突出业绩取向,实施优劳优酬,向一线教师倾斜,进一步激发教职工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三、实施院系人事改革

  提高人才工作在院系年度工作考核中的权重,逐步扩大院系的人事权。围绕学校总体目标和人事制度改革总体要求,明确各院系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目标,形成《院系人事改革方案》。明确院系人事管理职责,使院系真正承担人才引进、岗位聘任、师资培训、职称聘任、考核管理、内部分配激励等主体责任。

  四、实施职称评审改革

  关注新进人员对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贡献能力,综合考察引进人才的现有学术水平和未来发展潜力。改革职称评聘办法,制订《专技人员任职资格条件》、《专技人员任职资格申报、审查与评审办法》、《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条件与评审办法》等实施细则,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准入机制和职称评聘运行机制,使职称工作在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建设中发挥杠杆和导向作用。

  五、健全职业道德考评

  重视做好思政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设立思政教师专项培养基金。制订《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加强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引导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坚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倡导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反对学术急功近利,克服学术虚假浮躁。在工作考核、职务聘任、评先选优、选拔培养等工作中落实教师职业道德一票否决制。

第七章 国际交流与对外合作

第一节 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

  按照学校国际化发展战略布局,将国际化思维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全力推进与国际知名大学、知名科研机构、知名学者的合作交流,从推进师资队伍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科学研究国际化以及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创新等方面,不断提升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层次和水平,努力营造国际化的校园氛围,形成全方位、多模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局面。

第二节 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一、加强教师交流

  积极引进高水平的外籍教师来校工作,支持中青年教师出国研修,不断提高有海外学习经历教师的比例。拓宽派出渠道,为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创造更多的出国访问、攻读学位、进修培训的机会,推进教师队伍国际化。

  二、加强留学生教育

  按照教育部确定的标准,加强留学生教育的软硬件建设,进一步改善留学生学习生活条件,争取长短期留学生规模达到200人。巩固已有国际合作人才培养项目,继续发展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和高等教育科研机构合作共建新的人才培养项目。以本科生培养为主体,采取教师互派、学生交流、学分互认、学位互授等举措,建立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人才联合培养体系。

  三、加强科研合作

  加强与国外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实质性合作,支持各院系承担各类国际组织科研计划项目。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争取主办或承办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国际知名学者来校讲学。依托已有的特色专业和国际教育相关资源,开展与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紧密型、实质性合作,搭建国际交流与对外合作平台,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服务。

  四、加强文化交流

  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陶瓷文化:保护与创新教席为抓手,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同时依托景德镇陶瓷文化这一独特优势资源,利用好学校陶瓷文化——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等平台,以及工艺美术等优势特色专业,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展示景德镇学院品牌与形象。

第三节 创新国际交流合作机制

  构建以院系为主体,学校、职能部门和院系分工合作、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将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纳入院系目标管理考核,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项目、逐项量化、加强考核。组织开展国际化学术评估试点工作,以相关院系学科国际化发展为龙头,推动学校的国际化步伐。

第八章 文化建设

第一节 培育景院品牌文化

  瞄准建设一所与世界对话的大学这一目标,立足景德镇,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开展可持续大学文化建设,把学院建设成为景德镇的文化高地、陶瓷文化的研究基地、创新文化的发源地。

  一、传承弘扬景院文化精神

  传承咬定目标、坚持不懈;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不计得失、无私奉献;团结拼搏、攻坚克难的升本精神,秉承自强不息、泽土惠民的校训精神,弘扬文明和谐、开放奋进的优良校风,培育全校师生的景院文化认同感,形成景院文化精神的核心价值体系。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建设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反映时代要求、独具特色、追求卓越的大学文化。

  二、铸造景院文化品牌

  依托景德镇品牌,结合学校自身陶瓷艺术特色,整合现有陶瓷文化艺术研究资源,成立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加强地方红色文化研究和民俗文化研究,推出一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社会认可度的研究书系,提高学术界和官方认同度,打造景德镇红色文化高地;进一步加强高岭论坛建设,加强学术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各种陶瓷作品会展,借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陶瓷文化保护与创新教席、教育部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瓷文化传承基地等学术平台,发挥学校自身的学术优势,推出一批有影响的陶瓷文化研究成果,形成独特文化品牌,建设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基地。

  三、培育景院校园文化

  建设景德镇学院独特的校园文化。把新校区打造成有浓郁人文氛围的书香校园和成集陶瓷文化艺术教学、实训、展示、交流于一体的独特的有国际影响力的陶瓷文化艺术校园,形成浓郁的陶瓷文化艺术与人文氛围。

  编印我校精神文化解读手册,系统阐释办学理念、校训、校风内涵。深入开展精品校园文化创建活动,丰富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和谷雨诗会,深耕高岭论坛大学生讲堂,不断提高活动影响力,开阔师生视野,激发创新思维,努力形成景德镇创新文化发源地。

  铸造三大文化品牌,办有文化品位的大学。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力提升学校文化的精神凝聚力、载体再生力和品牌创新力,切实承担起传承优秀文化、创新思想文化的神圣使命。

第二节 推进大学文化建设

  秉承自强不息、泽土惠民的校训精神,建设文明、和谐、开放、奋进的校风,建设严谨治学、潜心研究、鼓励创新、宽怀包容的创新文化和学术风气。开展爱校、兴校主题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完善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体现统一、明快、有序的学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加强舆论引导和校内外宣传力度,扩大学校影响,唱响景德镇学院品牌。

  一、完善文化设施建设

  建设功能齐全、设备完善的大学生活动中心和综合演出礼堂;推进教职工活动中心、校园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加强图书馆、校史馆、科技馆等的建设,挖掘学校发展的人文底蕴和精神;打造具有浓郁艺术气息的艺术教育大楼,凸显艺术设计办学特色并形成校园文化品牌;对校园进行人文化、园林化和智能化规划与建设,形成景院特色文化氛围。

  二、建立形象识别体系

  强化学校形象标识意识,开展学校形象识别系统设计,统一学校形象标识,规范使用校标、校徽、校旗、校歌以及学校名称、学校标准色和学校中英文标识,规范使用具有学校标识的各类指示牌、名片、PPT模版、办公用品、文化宣传材料、学校外交礼品、服装等物品;通过专家论证,师生征集等多种方式规范校内建筑物、道路、办公生活场所、观赏石和湖畔园林地带等场所的命名,逐步完善具有学校特点的形象标识体系。

  三、做好对外宣传工作

  围绕重大时政热点和学校中心工作,编制中英文版的学校宣传册、影像宣传片、文化景点和文化活动画册,着眼榜样典型和一线师生,加强舆论引导、舆情收集和新闻宣传,外树形象,内聚人心。设立校园开放日,建立校园志愿讲解员队伍,组织社会公众和报考学生来校参观活动。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加强与社会媒体的沟通与联系,不断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创新体制机制,以项目为抓手,激活校园文化创新活力,构建高品位、开放式、多元化的校园文化新格局。汇聚师生能量,传承文化积淀,弘扬文化底蕴,彰显文化特色,塑造文化品牌。

第三节 构建大学文化平台

  通过文化导向引领、文化环境培育、文化载体支撑、文化影响传播四大平台的建设,促进大学文化建设。

  一、文化导向引领平台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积极传承大学精神,着力弘扬追求真理和学术自由的精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师生文明素养。

  二、文化环境培育平台

  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以,使校园环境处处渗透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精神追求,体现景院人的文化素养和价值追求。加强校内文化广场、雕塑景观建设,增强文化色彩,积极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努力营造国际化的校园文化环境。大力推进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校园建设,支持和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可持续发展实践活动,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文化支撑。

  三、文化载体支撑平台

  有步骤推进图书馆、档案馆、校史馆,吸引陶瓷世家在校建设博物馆。加强对学术讲座、论坛和展览的支持和引导,形成浓郁的学术文化氛围。丰富网络文化资源,推动学校优秀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加快高品位文化信息的传播。积极开展各类精品文化活动,加强对师生文化社团的指导和支持。

  四、文化影响传播平台

  加强新闻宣传媒体建设,形成强大的文化传播力量。加强校友文化建设,使校园成为广大校友的精神家园。加强文化成果培育,积极发挥大学文化引领辐射作用。积极参与城市文明建设,发挥大学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把学校建设成为景德镇市的开放型文化高地和重要文化地标。加强文化交流和文化互访,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展示景德镇学院形象。

第九章 校园建设

第一节 加强校园基础设施

  一、做好规划建设工作

  做好新校区规划和建设工作,按照市委书记钟志生的水平要高、格局要大、眼光要远的要求,突出特别、特殊、特色、特点的原则,合理规划建设两轴一心多组团校园格局,将新校区建成一所特别的、特殊的、特色的地方本科院校。适时启动职大、电大老校区地块的改造置换工作,盘活闲置资产。

  二、加快校园景区化建设

  积极推进校园景区化建设,建设主题鲜明的文化景观,规划建设好实验实训用房、校系行政办公用房、图书馆、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学生活动中心及其他各类生活福利和辅助用房。规划建设实验实训中心、科技馆、体育馆、青年教师和学生公寓等项目。打造具有园林专业教学实践功能的园林基地,规划建设学生创业基地(陶瓷文化实习基地),实施既具有现代气息又有学院特色的校园文化广场工程建设。

  三、完善教学设施建设

  新建机械制造工程实训中心、自动化控制实训中心、云计算实训与资源中心、数据存储与安全实验室、计算机图形图像实验室、物联网实验室、化工原理实验室、生化分离实验室、发酵工程实验室、园林工程实验室、物流管理综合实验实训室(二期)、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古陶瓷修复实验室、标准化语音室和标准化机房等。建设智能教学楼,校田径运动场,新建科技馆、体操房,以满足本科教学用房要求。

  四、合理配置使用资源

  建立学校资源保障信息系统和资源使用服务平台,完善办公用房、青年教师和学生公寓配置住用制度。逐步建成校园数字化能源监测管理系统和能源监控平台,落实能源实行限额管理。

  完善校系二级管理体制及学校资产资源管理平台,积极推进资源使用成本核算工作,提高资源的使用率。

  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资源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新型资源管理体系。

第二节 建设平安校园

  强化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牢固树立安全稳定责任意识,全面推进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完善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健全机制、夯实基础、强化措施,建设平安校园。

  一、落实校园安全责任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全面落实综合治理、安全稳定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层层落实校园安全稳定工作责任。

  二、完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

  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充实安防力量,完善物防措施,建设智能化校园视频监控系统,完成校园监控系统与市公共安全视频图像共享平台的对接。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以标准化、规范化为方向,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强化网格治安防控力量,加强网格管理服务,增强基层社会治理合力。

  三、深入开展安全宣传教育

  以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为抓手,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切实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及时对心理障碍学生进行心理干预。

  四、强化校园安全管理

  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加强网络舆情管控,强化校内舆论阵地及社团管理。

  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制度,完善校领导接待制度,切实关心和维护师生利益,做好信访维稳工作。

  加强校舍建筑、设施设备、集体活动、食品卫生、校园交通、火灾防范和危化物品等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安全管理,及时排查整改安全隐患。

  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和校园巡逻制度,加强校园治安管理和治安防控,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整治。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推进学校消防管理规范化。

  加强校园安全稳定信息收集和形势研判,建立健全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三节 推进智慧校园建设

  建设智慧校园,搭建基本涵盖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全过程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最终实现绿色节能型、平安和谐型、科学决策型、服务便捷型的智慧校园。

  一、建设完善先进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

  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全光主干网络建设、综合机房建设、核心数据中心建设等。

  全光主干网络建设。建设基于全光网络、统一身份认证、覆盖全校的、一体化的高速有线和无线网络,为智慧校园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基于云技术的数据中心建设。该数据中心作为全校集中的云计算服务中心,采用虚拟化、集群等技术和高性能计算集群设备建立面向全校的云计算服务平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耗能、管理运维等成本,面向部门和用户提供公共性和个性化的计算资源基础服务;建设全校公共网络存储系统,包括满足学校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存储需要的大容量、可扩充、可动态调配的存储系统、离线备份系统和异地容灾中心,确保学校重要数据资源的安全备份,为实现师生的移动办公和学习提供条件。

  综合机房建设建设。安全可靠、功能完备、布局合理、可持续发展、设施先进,绿色环保、投资合理的现代化中心综合机房,切实为校园网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运行环境,并为管理人员提供安全、高效的管理手段。参考国家标准及国外企业提出的机房环境要求,该机房按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规定的B级机房标准所限定的各类指标来设计和建设。

  二、建设高水平智慧校园基础支撑软件平台

  建设统一数据标准、统一身份认证、统一信息门户的基础软件平台,利用三大平台,实现全校数据标准的统一和信息资源的共享。打通各业务应用系统与该基础平台的接口,实现单点登录。各系统互连互通,消除信息狐岛,实现资源共享。

  三、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

  建设基于智慧校园服务于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各个方和领域的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立面向全校师生员工的个性化服务门户,是校园信息化智慧化成果的最终体现,主要包括以下建设内容:建设围绕学生管理相关工作的大学工系统;逐步完善目前已有的教务管理系统和综合办公系统;建设围绕教师管理相关工作的人事管理系统;建设科研管理相关工作的科研管理系统;实现能够全面展示校情、各单位(院系)情况的站群系统;建设全过程化管理服务的图书管理系统;构建功能完备的统一通信服务平台(一卡通服务系统);部署移动终端门户及应用等。

  四、建设可靠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体系及运维保障体系

  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制度建设,制订和完善网络管理与信息化安全制度;进一步明确校园网管理机构体系、监管方式、职责划分和安全保障的具体措;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进一步加强安全相关设备和软件建设。逐步建设防病毒系统、IPS系统、DPI系统、网络防火墙、应用系统的多层次漏洞检测、Web防火墙等。对网络实时监控,分析网络带宽使用情况,对异常行为进行控制,保证师生对校园网的正常使用,保障数据安全、应用系统安全、服务器安全,提升智慧校园安全保障能力,建立较为完善的运维保障体系,为学校各类信息化应用与数据提供安全保障。

  五、建设先进实用的智慧教学环境

  建设基于云桌面的智能教室系统,兼具标准化考场功能,实现能够支撑互动教学、研讨教学、反转课堂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智慧学习空间。同时将全校的实验室纳入教学智能监控系统。全校的教室和实验室均建设电子班牌,实验室带电子智能门锁,最终实现智能管理、教学过程视频全程监控、智能考勤、与教务系统课表对接等功能。

  六、建设基于本地化部署的智慧教学资源平台

  该平台具有原基于云部署的网络教学资源软硬件平台的一切功能,同时可解决云部署情况下的登录限制、互联网带宽制约等弱点,实现在校园网内教学资源的高速传输。提供在线自主学习管理,集成国家级开放精品幕课(Mooc)、校内外优质课程等教学资源,支持移动教学和碎片式系统学习,促进教育信息化走向优质均衡发展。

  七、建设覆盖全校的智能化的校园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该校园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将建设高性能大容量的视频监控中心机房,以网络高清摄像机为前端设备,通过校园光纤网络和无线网络,建立智能化的分布式、数字化的视频监控系统。可对教学楼、学生宿舍、体育馆、图书馆、实验室及户外区域实现远程监控,并能与校园110进行联动,为全校师生的安全保驾护航。

  八、建设基于网络化智能化无纸化的视频会议系统

  全校的会议室、学术报告厅(含二级院系),通过校园光纤网络互联互通,实现远程网络视频会议,具有互联直播、全程录制、电子签名等功能。

  九、建设智能化网络化的水控电控管理体系

  建设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个性化的水电等能耗管理和控制系统,实现对实验室、大型能耗设备、办公室、寝室及个人能耗的精细化管理和控制。

第四节 健全校园管理体制机制

  通过建立机制、落实责任、推进改革,保障可持续发展校园建设各项任务的顺利实施。

  一、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针对校园建设各项专门任务,分别建立相关管理体系与管理制度,落实长效管理机制,保障校园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

  二、确保管理系统有效运行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等管理办法,落实责任制,保障校园各系统安全高效运行。

第十章 组织实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分工负责的原则,对规划总体目标任务进行分解,落实责任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进度和责任主体,并将主要任务和核心指标分解到年度工作计划中,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切实做到决策部署以规划为依据,工作目标以规划为指南,考核工作以规划实施效果为主要标准,共同维护本规划的权威性。

第二节 坚持依法治校

  完善制度建设,坚持依法治校。按照《景德镇学院章程》要求,认真清理、修改、完善校内各种规章制度。深化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系统梳理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推动学校综合改革。实现依法治校,完善内部决策、执行及监督机制。

第三节 完善规划落实机制

  对本规划确定的约束性和预期性指标,由学校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二级学院,列入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学校在十三五中期和末期,分别组织规划实施情况专项评估检查,并公布评估结果,作为单位和单位主要负责人考核的重要依据。

第四节 强化监督检查

  围绕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开展定期评估,发布年度《办学质量白皮书》和《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等评估报告,全面分析检查实施效果及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适时公布规划实施进展状况,主动接受师生、校友、家长、社会参与规划实施的监督。将各界对规划的意见和建议作为规划调整的重要依据。

第五节 落实经费保障

  积极争取国家、省、市财政和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各类项目的资金支持,统筹学校各类经费,突出建设重点,科学配置办学资源,努力保障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投入。十三五期间,确保投入不少于1个亿元用于专业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位点建设、实验室建设、学术科研活动开展和图书资料建设等方面。

 




版权所有:景德镇学院-党政办公室 制作发布 景德镇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域名:jdzu.jx.cn 赣ICP备05000937号-1 域名:jdzu.edu.cn 赣ICP备05000937号-2